第四屆臨床心血管病大會暨第十屆冠心病介入沙龍召開

  由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心血管病管理專業委員會主辦,首都醫科大學心臟病學系、心肺血管病雜志、朝陽醫學會協辦的第四屆臨床心血管病大會(CCC2013)暨第十屆中國冠心病介入沙龍(CISC2013)于2013117-20日在北京九華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會議繼續秉承了“回歸臨床-為廣大心血管醫生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宗旨,其內容涉及冠心病、結構性心臟病、心律失常、高血壓病、心力衰竭、及伴有糖尿病、血液、神經系統、腎臟、消化系統等多系統疾病。“注重多學科交叉病變關注細節強調臨床基礎知識,以病例為基礎,解決臨床診治問題”是本次會議的亮點。
  會議期間,遼寧生物醫學材料研發中心有限公司舉辦了“垠藝專題會”,共邀請到8位國內著名心血管專家作為會議主席,分別為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黃嵐教授、北京朝陽醫院王樂豐教授、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楊萍教授(以上4位擔任第一階段主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呂樹錚教授、吉林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劉斌教授、天津市胸科醫院劉寅教授、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汝磊生教授(以上4位擔任第二階段主席)。
  會上,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尹達副教授報告了《垠藝®支架單中心真實世界應用結果》。報告對該院404例垠藝®支架植入病例做了回顧性分析,患者入選人群廣泛。12個月心源性死亡0、支架內再狹窄1.98%、非梗死性心梗0.25%、靶血管重建1.23%、冠脈搭橋手術0.25%、再發心絞痛4.46%。結果顯示:垠藝®無聚合物微盲孔載藥支架可廣泛應用于各種類型病變,尤其在部分有選擇的左主干病變、急性心肌死血栓負荷病變、近期需外科手術而不能耐受長時間雙聯抗血小板藥物者具有一定優勢。12個月隨訪提示MACE相對較低,已成為臨床常規的選擇。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陸志剛教授報告了該院《真實世界中垠藝®支架的隨機對照研究—Reality研究1年隨訪結果》。該研究表明:垠藝®無聚合物微盲孔載藥冠脈支架在通過性、MACE事件、血栓發生率等與對照組CypherFirebird2相當。
  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戴軍教授介紹了《垠藝®支架左主干病變中應用》情況。報告提到了由于垠藝®支架的特殊結構設計提供了直徑再擴張能力,抗變形能力強,其良好的支撐性非常適合應用于左主干分叉等病變。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蘇晞教授報告了《垠藝®支架的臨床研究:SERY研究36個月隨訪結果》。SERY研究顯示垠藝®無聚合物微盲孔載藥冠脈支架可以在有效控制再狹窄的基礎上提高支架內皮化及功能化速度,沒有永久聚合物涂層藥物支架的晚期追趕、晚期血栓等風險,能為患者帶來長期安全,垠藝®無聚合物微盲孔載藥冠脈支架兼具藥物支架的有效性和裸金屬支架的安全性。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宋現濤教授介紹了支架的精準安裝概念。報告提到垠藝®支架擁有的8mm10mm等特殊短規格為臨床醫師在面對短病變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肖文良教授發表了《PCI術后意外提前終止雙聯抗血小板治療11例報告》。報告回顧了該院部分植入垠藝®支架,并在PCI術后一年內因各種原因意外終止或中斷(≥15天)雙聯抗血小板治療(DAPT)的病例,皆沒有發現因支架或停藥原因導致的心臟不良事件,這也說明了垠藝®無聚合物微盲孔載藥冠脈支架在停藥時間上具有潛在的優勢。
  北京積水潭醫院孫華毅教授報告了《冠心病支架植入術后早期行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安全研究》結果,針對老年骨性關節炎合并冠心病高危患者的治療策略,該研究著重在于觀察支架植入術后半年早期行骨科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停止服用雙抗血小板藥物的安全性。選取的43例患者均植入了垠藝®無聚合物微盲孔載藥冠脈支架,術后平均6個月停藥并行骨科手術,MACE事件及TLR均為0,這也為垠藝®無聚合物微盲孔載藥冠脈支架的36個月停藥時間提供了一定的臨床驗證基礎。
  江西省人民醫院李林峰主任介紹了《垠藝®支架在復雜病變中的應用體會》。報告講述了垠藝®無聚合物微盲孔載藥冠脈支架應用于尿毒癥合并鈣化病變的患者的情況。由于尿毒癥患者往往合并多臟器功能損害,冠狀動脈病變復雜,常合并鈣化病變,而CABG創傷大,患者不能耐受;PCI圍手術期并發癥較高,長期抗血小板治療的出血危險增加。垠藝®支架因其具有的停藥時間優勢是治療此類患者的一個很好選擇。
  大會主席對各研究者的病例進行了精彩且全面的點評。與會專家認為,垠藝®無聚合物微盲孔載藥冠脈支架在更早停用雙聯抗血小板藥物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論及臨床實踐基礎,并肯定了垠藝®支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